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发布 聚焦女职工、“银发族”劳动权益保护等热点问题
- 公布日期:2025.03.25
- 主题分类:
人民网天津3月24日电 (记者张静淇)衣食住行、万家灯火,背后是就业有保障,劳动有所得。近日,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涵盖6起典型案例。会上,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相关负责同志到场,多部门联动,为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本次发布的6个典型案例1件为劳动争议调解案,5件为劳动争议案,涉及女职工权益保护、超龄劳动者劳动关系认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及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平衡、劳动合同继续履行的条件、劳务派遣制员工连续工龄的认定等热点问题。
案例一为劳动争议调解案。案件显示,某公司优化人员配置,并与孔某等19名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及拖欠劳动报酬。后企业因经营困难,仅支付经济补偿,未能按时支付劳动报酬。员工与企业沟通无果,经劳动仲裁,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协议约定薪酬。人民法院高效利用诉调对接机制,联合人民调解发挥协作优势,促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确定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利益双保护工作基调,通过“1+N”示范调解,深入争议源头,“抓前端、治未病”,批量化解纠纷,主动跟进履行,最终促成19名劳动者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并以法律文书确认权利义务,该公司积极履行调解协议,按期支付全部调解款项,群体案件得以实质性化解,为民生保障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司法助力。
案例二为哺乳期职工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权益保护案。河西法院认为,本案是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哺乳期女职工劳动权益的典型案例。本案中,公司明知哺乳期女职工有意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仍单方终止合同,该行为侵害了女职工的劳动权。法院认定该行为违法并判令支付赔偿金,切实维护了女职工合法的劳动权利。
案件三为超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案。本案争议焦点为曹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是否继续与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河西法院认为,本案是老龄化背景下维护“银发”劳动者权益,化解用工争议的典型案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高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银发一族”再就业、退休返聘等用工争议日趋增多。在处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确认纠纷时,不能机械按照劳动者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裁量,而应结合用工具体情况、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原因等情况综合评判,以此促进劳动人员的有序流动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案件四为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合法性审查的典型案例。企业基于自身生产经营需要,对内部组织架构、人员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是其提高生产效率、培养储备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工作岗位的调整对于劳动者的薪资收入获得、社会地位认同、个人价值实现亦具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处理此类纠纷时,要从岗位调整的事实依据、民主公示程序、薪资
······